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郸城农业网 >> 桑原变种

期货日报农业用水问题如何破解三星果

发布时间:2022-07-13 16:50:54

期货日报:农业用水问题如何破解?

转变农业用水方式

8月6日晚,期货日报记者入驻平顶山一家酒店。进入房间,便在水龙头旁边的墙面上发现了一张十分醒目的红色卡片:“尊敬的宾客您好,感谢您下榻本酒店。近段时间,河南地区严重干旱,平顶山白龟山水库接近干涸,市民生活用水分时段供应,城市供水应急预案已经启动。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请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卡片上的节约用水提示让记者感到干旱和我们的生活已息息相关。

稍后,记者下楼与酒店保安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交谈过程中了解到,该市已经关停了多个用水行业,城市居民用水也实行分时段供应,早、中、晚各两个小时时间集中供水。

在来到这座城市之前,记者已经走访了河南重旱区的部分县市,随处可见的焦渴的田地和干涸的水井时时提醒着我们:缺少了水,庄稼就会减产,我们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不能只在干旱发生时才想起。

与平顶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干燥味道相比,开封县、尉氏县虽然也遭逢数十年不遇的干旱,用水问题却没那么棘手。这两个县的秋作物长势喜人。细打听才知道,这些地区平时就加强了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干旱来临时,利用较为完善的水利设施很快就引来了黄河水、抽出了深井水。

水的珍贵不用赘述,然而国内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即便是在目前的大旱之年,很多地区包括重旱地区,农田灌溉仍采用耗水量很大的漫灌式,有限的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在多日的调研过程中,记者也看到,有部分农户在进行喷灌。虽然使用的工具简陋,仅在长水管上扎很多小孔,但这种方式既节约了用水量,也保证了庄稼生长的需要。

节约用水是保证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同时,水资源的开发也十分必要。目前,很多城市和农村,一下雨就涝,一晴就旱,关键原因是没有很好地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让水资源白白流走了。比如,很多自然形成的的水塘不是被填埋,就是被生活垃圾包围,无数小溪、小河成了污水沟,加上很多山丘植被被破坏,可利用开发的水资源空间不断缩小,以至于在干旱来临时,很多地区基本无可利用的预备水资源。

抗旱力保主要作物

玉米虽然一直是河南主要的秋收作物,但其种植面积通常不及耕地总面积的一半。不过,此次考察中记者发现,公路两侧田地大部分都是玉米植株,其他杂粮作物只是间隔分布。

许昌市襄城县一位农民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现在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村里能干农活的人不多,而种植杂粮作物工序比较烦杂,耗时费力,产量还不是很高,实在是“划不来”。

“现在杂粮中也就红薯种得比较多。”他说,红薯产量还算不错,对劳作要求也不太高。“相比之下,小杂粮种起来就麻烦得多。比如绿豆,生长周期长,进入成熟期后,要一茬一茬地摘豆荚,豆荚颜色变深了不及时采摘就会‘炸角儿’,前前后后要忙一个多月,一亩地也才只有二三百斤的产量。”

调研中,很多农户反映,现在只靠种田的收入,很难保证家庭需求,如果没有打工对家里收入的补贴,那么连孩子上学的费用都难以解决。青壮年在外打工,留下照顾田地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就造成我国农业耕作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现在又遇上大旱,水位偏低,井中抽水困难,灌溉效率低,而田地久旱,浇灌两三次根本起不到缓解作用。农户也很是无奈:“靠现有的人手,主要作物的浇灌都管不过来,还哪有时间管小杂粮。”

据记者了解,目前小杂粮市场销售红火,部分品种价格已经从几元一斤拉升至十几元一斤,供应却很紧俏。河南地区传统的多样化种植结构逐渐走向单一,主要秋收农作物品种中,红豆、绿豆、谷子、荞麦逐渐减少,玉米和大豆主导大局,市场上作物品种供应不均衡现象突出。

作物品种种植结构失衡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长期在一片土地种植同一种作物,土壤中某些固定元素出现缺失,需要施用化肥才能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一些农户表示,土地已经出现肥料缺乏、板结等问题。

一位农业专业人士向记者解释说,作物种植品种的均衡对我国粮食和产业安全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可以保证一定的大豆种植面积,那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对大豆进口的依赖,提高国家粮食安全。

对于棉花种植业也是如此。由于棉花种植利润逐年下降,不少地区棉花种植面积缩减,国内供应出现缺口,导致美棉和印度棉源源不断地流入我国市场,对国内棉花产业造成很大冲击。

水利设施亟待完善

在开封县朱仙镇老饭店村临近河道的田地里,期货日报记者遇到了村民吴国华,他指着身边的花生告诉记者,这片地已经浇了七八遍水,但现在还没有“长满地”。这里靠着河道好浇水,其他地方由于浅井水干枯,部分农户集资打了深井,其他农户要想用这深井水浇地,要交每度电2元左右的使用费。

随着调研的深入,记者发现,农民抗旱用电价格存在较大差异,整体用电价格偏高。

尉氏县大营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诉记者,这里是沙土地,和其他地区相比更容易遭旱。原有的浅水井抽不出来水,16户村民集资6000元又把浅水井掏深了。由于村民投入了电线、电机、水管等,其他农户用这口井浇地一度电收费1.8元(含水费)。

“我们这里政府投资打了深水井,农户用水时打卡就可以了,一度电不足9毛钱。”尉氏县沙门村正在村边收购小麦的张姓商贩告诉记者,各地抗旱用电收费差价比较大,电价高低主要看当地政府是否帮助农户完善了水利设施 。

周口市扶沟县包屯镇河南省金博农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松根告诉记者,扶沟县农田水利设施较为完善,农民抗旱用电为0.86元一度,但即使如此,由于农村缺少劳动力,很多农田还是没有及时浇上水。

“我们这里很多田地已成为了白地,一是麦收后没有及时种上形成的,二是现在没有水浇条件使秋作物枯死形成的。” 襄城县库庄乡梨树村正在给红薯、大豆浇水的农户说,当地抗旱浇地是一小时收费4元,使用2200瓦的浇灌机,用一度电支付的费用也不低。

根据记者在部分旱区的走访情况分析,农田水利条件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农户抗旱用电费用过高,加之现在农村种地的几乎全是老年人,抗旱形势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及时介入引导很重要。

促机构与农户对接

在粮食大省河南,金融机构对接三农的服务依然乏力,这也使得广大农户在面对天灾时,多以一己之力担起所有的风险,显得孤独而无助。

据了解,河南省农业保险起始于2007年,但覆盖率与其举足轻重的农业大省地位并不相适应。2010年,在全省范围开展的玉米保险承保率仅为12.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7.64个百分点,比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低8.58个百分点。而2012年,河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居全国第8位。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河南省享受中央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险种由2011年的小麦、玉米、棉花等6种增加至10种,玉米、水稻、棉花等3个险种保险保额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提高。其中,玉米保险保额由每亩192元调增至251元,水稻保险保额由每亩263元调增至278元,棉花保险保额由每亩267元调增至302元。

尽管相应的农业保险政策已经具备,但平顶山襄城县库庄镇大营村村民李树林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他周围基本没有农户参加农业保险。而从当地几个农户反映的情况来看,土地流转也并未展开,除了自身保险意识淡薄之外,分散的生产模式也对农户利用金融市场规避风险形成限制。

当然,目前的农业保险制度也存在一些诸如法律法规缺失、组织体系不健全、缺乏激励机制和合理完善的巨灾风险管理机制等问题,这同样使得农业保险在灾害之年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以记者走访的地区来看,当地农业生产模式仍以小农生产为主。尽管我国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历史接近30年,但由于期货交易的专业化等各种原因,对多数农户和农村生产组织来说,期货市场仍然显得有些遥远。期货服务“三农”如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结合的问题,值得包括期货公司和期货交易所在内的整个社会关注与深思。

川汇区齐源水泥制品厂

有机玻璃蛋糕架价格

崂山区琳贝儿化妆品店

卫生管138

修二手投影报价

叶县水寨乡小伟郏县饸饹面馆

外贸运动价格

印花丝巾报价

靖安县上新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海绵清洁用具价格

友情链接